潜在的破坏力也不尽相同,有必要划分关键基础设施信息安全风险等级并对其进行分级管理。建议抓紧制定关键基础设施
网络安全风险分级规范,根据关键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性、一旦出现问题之后的影响范围,以及
网络攻击的可能性等因素,提出界定关键基础设施信息安全风险等级的量化标准,分级别制定管理要求。
加快推动关键基础设施相关产品的国产化替代。当前我国关键基础设施中信息技术产品高度依赖进口,存在极大信息安全隐患。建议加强高端通用芯片、操作系统等基础技术攻关,支持国内企业基于国产芯片研发信息技术装备、大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等控制设备和系统,加快国产技术产品的应用推广,逐步实现对国外产品的替代。
督促关键基础设施运营单位加强管理。主要包括:断开与公共
网络之间的所有不必要连接,对确实需要的连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严格控制在工业控制系统和公共
网络之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以及便携式计算机;建立控制服务器等工业控制系统关键设备安全配置和审计制度,严格账户和口令管理,定期对账户、口令、端口、服务等进行检查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