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文章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杭州通宝科技有限公司文章中心案例分析及技术资料技术资料 → 文章内容 退出登录 用户管理
本类热门文章
相关下载
您知道以太网的发展史吗?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9/3 8:30:52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摘要:以太网技术的最初进展来自于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许多先锋技术项目中的一个。当今社会形态的不断发展,社会需求也促使以太网技术应用愈发广泛。对此,以太网市场还会持续演进,并且一直会有新的初创企业涌现。
  
  以太网(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并以10M/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以太网与IEEE802·3系列标准相类似。
  
  由于以太网的普遍性,许多人都对其存在熟视无睹,就像接通电源一样接通以太网。而随着无线技术的普及,还有许多人或许认为以太网和这一切无关——视线不及之处,似乎就不存在。但是,无线路由器背后联接的仍然是以太网线——以太网总是在那里。
  
  使用Wi-Fi或蜂窝技术接入互联网的人们,他们真的在使用以太网吗?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以太网是数据中心的主宰技术。让我们不要忘记,依赖于以太网回传的无线回传技术正在增长。
  
  网络真的改变了世界。Metcalfe(以太网发明人)定律表明:“联网的价值和接入网络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这一定律适用于所有网络、所有接入用户和接入设备——包括工具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都是如此。而作为占统治地位的联网技术,以太网帮助释放了这样的价值。
  
  回顾这些年来以太网的实现与发展,以太网也经历了不平凡的十年:
  
  2003年:以太网供电标准诞生
  
  2003年,802.3af标准——以太网网线供电标准发布。借助这一标准,数千种产品使用同一个连接器就可以使用功能强大的以太网以及电源。如今,以太网网线供电已经在市场上广泛应用,特别是在IP电话、无线局域网和IP安全市场。由于不用安装另外的电源线和电源插座,这项技术标准为消费者解决了消耗大量费用和精力的问题,以太网因此更加受到人们的衷心拥护。
  
  2004年:同轴电缆万兆标准发布
  
  IEEE802.3ak——同轴电缆10G以太网标准颁布。802.3ak标准可以在同轴电缆上提供10G的速率,从而开启了短距离、高速度数据中心连接的大门。新标准为数据中心内相互距离不超过15米的以太网交换机和服务器集群提供了一个以10G速度互联的经济方式。由于10G速率可以通过电口来实现,802.3ak标准为交换机和服务器的集群提供了一个比光解决方案的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法,从而引发了10G产品价格的迅速下降。
  
  2006年:非屏蔽双绞线万兆标准通过万兆价格骤降
  
  IEEE802.3an10GBASE-T——基于非屏蔽双绞线的10G以太网规范得以通过。10GBASE-T标准使得网络管理员在将网络扩展到10G的同时,能够沿用原来已布设的铜质电缆基础结构,并且让新装用户也能够分享铜质结构电缆高性价比的好处。由于10GBASE-T具有较大的端口密度和相对较低的元件成本,因此它有助于网络设备厂商大幅降低10G以太网互联的成本,这使需要更高带宽的应用最终成为可能。可以说,10GBASE-T对10G以太网的普及功不可没。
  
  2007年:背板以太网标准公布
  
  IEEE802.3ap——背板以太网标准通过,该标准规定了在企业级网络和数据中心的基于机箱的模块化平台中,网络设备厂商如何在背板最远1米的范围内进行千兆和万兆以太网的传输。标准通过之后,意味着网络管理者可以在同一个机箱内混合匹配不同厂商的服务器或路由器刀片模块。厂商由此可以选择性地采购标准背板,从而更快地推出价格合理的高性能产品。背板以太网标准为设备的部署和使用带来了极高的灵活性。
  
  2008年:各组织对数据中心以太网技术进行加强
  
  IEEE研发了数据中心桥接DCB和最短路径SPB优先无损转发技术,而IETF(InternetEngineeringTask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则为多活跃路径定义了TRILL(TransparentInterconnectionofLotsofLinks,多连接透明互联),DCB、SPB和TRILL构成数据中心网络的三种协议。ANSI(AmericanNationalStandardsInstitute,美国国家标准学会)致力于以太网光纤通道研究,以此来实现LAN/存储融合。
  
  2009年:以太网光纤通道标准获批推动数据中心整合大潮
  
  2009年,FCoE——以太网光纤通道标准由国际信息技术标准委员会(INCITS)下属的T11技术委员会批准通过。FCoE将两个尖端技术——FC存储网络和增强型以太网物理传输集合到了一起,既保护了FCSAN投资,又简化了管理。它在应用上的优点是在维持原有服务的基础上,可以大幅减少服务器上的网络接口数量,同时减少了电缆、节省了交换机端口和管理员需要管理的控制点数量,从而降低了功耗,给管理带来便利。凭借其简单性、高效率、高利用率,低功耗、低制冷和低空间需求,FCoE将推动新一轮数据中心整合大潮。
  
  2010年:40G/100G标准问世新一波网络大提速开始
  
  在10G出现的短短四年后,IEEE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来研究以太网速度的又一次飞跃,这次是100G,但是大家对于速度的分歧使制定标准的过程变得复杂。服务器供应商称,在他们需要40G以太网标准之前他们不需要100G适配器。
  
  2010年,IEEE802.3ba——40G/100G以太网标准获批。该标准解决了数据中心、运营商网络和其他流量密集的高性能计算环境,及日益增长的应用对带宽的需求。数据中心虚拟化、云计算、融合网络业务、视频点播和社交网络等应用需求是推动制定该标准的幕后力量。40G/100G标准的通过,为更高速的以太网服务器连通性和核心交换产品铺平发展之路,新一波大提速宣告开始,以太网从此将以王者的身份傲视其他通信技术。
  
  2010年:节能以太网标准通过以太网加入绿色环保大潮
  
  802.3az——节能以太网(EEE)标准历经四年终获通过。这个标准将给全部以太网BASE-T收发器(100M、1G和10G),以及背板物理层增加低耗电闲置(LPI)模式。也就是说,让以太网在空闲状态时降低网络连接两端设备的能耗,正常传输数据时则恢复供电,以此减少电力消耗。借助EEE与其他节能技术,以太网加入了当今世界绿色

[1] [2]  下一页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管理登陆